不知從何時開始,我的旅途收集品,從明信片、地圖、交通票等小型實物,擴展到貓、腳踏車、招牌門把這些搬不走的東西既然是搬不走,我只能收集照片。旅途越走越多,收集當然就越來越豐富,漸漸地,腳步和眼光會像雷達一樣自動搜尋「收藏品」的蹤跡。



第一張招牌收集品,是六年前在日本北海道拍的,鏤空的可愛圖樣原來是一家理髮店,當時我立即想將它分享給常免費幫我修亂髮的理髮師朋友Sam,因此按下了快門。

在歐洲各地到處晃時,漸漸不再那麼大驚小怪,也不再每個招牌都拍,因為在那裡,漂亮別致是基本款,沒帶點趣味或創意,還不見得能吸引眼光,我也因此從收集漂亮的招牌,升級到留意有特色的招牌,又不知從何時開始,將有趣的門把也納入收藏行列,相簿裡因此塞了上百張這樣的照片。

而見識多了以後,我大概也抓到了一點點不同文化的招牌語言,例如常看到鑰匙型招牌,不要以為是鎖匙店(我一開始真的這樣想),它代表的是客棧;德國(以及瑞士德語區)的麵包店,都用Brezel的形狀做招牌,甚至也有拿來做門把的;鍋碗瓢盆的招牌往往指引的是餐廳,可不是餐具店;有些立體形狀的招牌一目暸然,宣傳效果比大字報還搶眼……好玩的是,很多招牌拍回家以後,看很久還回想不起來那到底是賣什麼東東的商店,除了因為看不懂的語言以外,更多是連字都沒有。

現在就來分享我的收藏吧!


我最喜歡家很有系列感,經過時太早了沒開,至今仍不確定是賣什麼


這張也一樣,到底是賣鞋子、腳底按摩還是做人體模型?實在忘記了

麵包店門把和招牌

 

用鍋碗瓢盆代替招牌的餐廳
 

客棧招牌為何用毛毛蟲!?

這兩家都是賣火車模型的商店,雖然小但非常有看頭

我猜這家沒開的餐廳名為修道士,但看來有點像吊死鬼....

因為唸的是博物館學,這個非拍不可,但沒印象是哪家博物館.....?

高高懸掛的破衣服,令人印象深刻,但忘記到底是洗衣店還是服裝店?

以下的很多一看就懂,不多解釋

這塊超大乳酪位在史基浦機場內,應該不需要任何文字說明吧

就算是舉世都用M的麥當勞,招牌偶爾也可以來點變化


我超愛這個警察局的,想必裡頭的警察盃盃都很Q吧

對於繁複花樣的鏤空招牌,我真的一點抵抗力都沒有啊!




接下來是門把篇:

慕尼黑一家百貨公司的門把 

很明顯是領帶店的門把

非要用拔劍的姿勢才能握住這個門把

品牌的logo就是門把,多酷啊!

這門把沒什麼特別啦,就是漂亮

這是家曾經是郵局,現在名為郵局的餐廳的門把,號角是德國郵局的標誌

這個榔頭門把,握的時候會轉喔

必須握住腰跟大腿才能轉動門把,漢諾威歌劇院的門把


轉自 空間 顏色 貓 旅行事件簿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'm卡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